健康小站最前线丨中心工会活动室成临时仓库,疫情下的大伙生活不易

2021-12-29

健康小站最前线丨中心工会活动室成临时仓库,疫情下的大伙生活不易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潘晓艳 记者 曹露婷


一轮又一轮的集中核酸采样、居家隔离上门核酸采样、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这是近期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生活写照。


因防疫需要,中心工会的活动室被临时征用,堆满了一箱箱防疫物资,每个箱子里装有防护服、医用面屏、医疗垃圾袋等15种共6人份的防疫装备,这是应急小分队“吃饭的家伙”。


“昨天出动任务,1号箱用掉了5件防护服、2瓶消毒液……”每次使用后,物资箱都需经过消毒,而这就到了西药房主任林洁最忙的时候,要及时将物资补充入箱。


很多时候,林洁都是单人默默守在这里,准备稳妥后再继续对物资领用报表进行更新。


其实,林洁也不容易:


在身担防疫物资管理重责外,她自己也是应急小分队队员,最近已接连完成三次紧急采样任务,“这没什么,管好物资更重要,这是大家的盔甲。”嗓音沙哑的她又开始了工作。


据悉,小营街道辖区内此前已有长明寺巷社区长庆里、马坡巷,老浙大社区水岸城市花园两个封控管理区域,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所有核酸采样产生的医疗垃圾都由专业医疗环保有限公司统一专业处理。


但疫情发生以来,环保公司的运输车也承担了非常繁重的任务,每天只能进行一次收集处理,因此医疗垃圾都需有人统一运送到中心,再由环保公司运走处理。


“俞师傅,姚园寺巷点有医疗垃圾,请来收走。”


“俞师傅,长庆里的采样工作结束了,请来收走医疗垃圾。”


.......


中心群里的“呼唤声”此起彼伏,这下,中心药品运送员俞师傅成了关注度最高的人。


信息发出没多久,大伙便会看见穿着防护服的俞师傅,骑着他那辆充满岁月气息的电瓶车出现在楼下,然后将一大袋垃圾运走,搬至中心统一消毒。


不是搬垃圾,就是奔波在搬垃圾的路上——俞师傅这段日子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也有人做过统计,他的最高记录是,一天曾处理了近30箱医疗垃圾。


干着这份堪称最脏最累的活儿,俞师傅没喊过一声苦,大家都清楚,患有严重腰疾的他很多时候也许都在强撑着,俞师傅却还反过来加油打气:大伙都在前线拼命,我只是做好自己的任务,你们才不容易。


不少社区医护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办公室主任李娟和健康管理科凌波。


原来,李娟主任负责疫情应急任务及其他疫情相关工作的人员调度,从布置到出动,算上大家赶往任务地点的时间,通知时间往往只有十多分钟,她的手机几乎都是“挂”在脸上。


在调度过程中,要考虑尽量不要排前一天已出过任务的人,身体吃不消的同事也不能列入其中,好几次深夜的紧急任务,都是李娟自己顶上的。


而健康管理科凌波的工作则更为复杂,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每天采样的名单都要根据街道社区下发的数据进行重新梳理,为不耽误第二天大家上门采样的进度,凌波总要实时更新数据,有时凌晨的工作群里,凌波的信息发了一条又一条。


“对不起大家,数据又有变化,明天上门请注意下”,“大学路明天要上门的特别多,请站长安排一下。”一口饭刚送入嘴中,凌波的手又急忙在键盘上跳起舞,这位原本精致的小姐姐,已快忘了上一次好好吃饭是什么时候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