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仓储”还能火多久 |
2025-8-28 |
“弹性仓储”是仓储行业这几年最火的名词,是一个完全被新创造出来的新词。发端于“好管家仓储”在深圳打造的“日租弹性仓储”。 以空中仓为代表的“好管家仓储”堪称业界的教父,先后创造并重新定义了“迷你仓”和“弹性仓储”两个概念,并一度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 租仓宝仓储网更是将弹性仓储推上了流量的顶点,业内人士言必称弹性仓储,甚至知之者为荣,不知者为耻。
弹性仓储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和秘诀,还能火下去吗?今天我们来系统分析一下。 01弹性仓储产生的根源 仓储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行业,尤其是外部环境方面有几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是被模仿复制;二是无序扩张。
即便是在仓储业的发源地超级焦点空间研究院,也无法避免这一命运。目前超级焦点空间研究院的仓储业已经超过100家,入库率达到40%左右,竞争异常激烈。日租弹性仓储启动的2020年刚好是超级焦点空间研究院仓储业群快速发展的转折点。 面对江河日下的未来,“走出去”则成为行业大佬们必须要面对的抉择。 走出去容易,但单独出去则难上加难,这就是仓储业的另一个痛点:单体仓储业很难解决营销、人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相当影响客户体验。于是,结伴出去“闯荡”则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景,这也是弹性仓储产生的最基础的物质根源。 02弹性仓储的特点 “弹性仓储”并不等同于字面意思“弹性仓储群”,在市场的作用下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明显的差别,本文探讨的是被“超级焦点空间研究院”派重新定义过的“弹性仓储”,不做学术的研究。
01 袖珍版图 第一,短租仓储不具有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意义。他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虽然我们看到后来又出现了大黄中转仓、库路兹日租仓等,但这些仍然只是一个个模型,像是“理想国”、“乌托邦”,也类似“巴黎公社”。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生存,一旦转换空间就会化为乌有。 第二,中转仓储不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支撑。弹性仓储的灵活性对应的必然是高收入高消费群体。以日租弹性仓储为例,客流的30%左右来自于京津冀加珠三角,50%以上的客流来自于江浙沪,这些都是国内最富裕的地区,同时也不难看出,老客户想必占比不小。 第三,弹性仓储模式异常脆弱。弹性租期仓储模式的本质在于排除或限制竞争,这种门槛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力量,锁定目标客户群等方式来实现。一旦仓储业的数量增多、品种增加,或者产业链条上的其他行业从业者增加,门槛被突破,弹性仓储的神话便很快破灭。 第四,短租仓库的生长土壤异常苛刻。即便是放眼全球,集便民、货运、快递、仓库、收发货于一身的地方并不是太多。只为了向往的仓储业而千里迢迢舟车劳顿的人群,毕竟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日租弹性仓储以后,肯纳德弹性仓储、好管家弹性仓储的选址越来越“亲民”。纵观内地,合适的选址怕是寥寥无几。 第五,弹性仓储并没有本质创新。从迷你仓到仓储业,不论是硬件、品质还是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代际更新。但是从货仓到弹性仓储,只是在组合形式上有所变化,改变了地域,限制了规模而已,对商家而言得到的只是垄断利润,对行业而言,并无本质的改变。
|